35 南下(下)-《三国志之刘备有子刘封》
第(2/3)页
许攸微微一笑,瞥了一脸尴尬的荀谌一眼,恭身向袁绍一揖,呵呵笑道:“主公教训得是,是攸一时失言了,请主公责罚!”
袁绍罢了罢了,并不在意。郭图与辛评相视一眼,笑道:“听子远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子远妙策,天下何愁不定?哈哈,想不到田丰号称智者,却出了这等下策,自陷主君于死地?嘿嘿,刘备父子信用田丰这等庸人,竟至言听计从不敢有丝毫违逆,不死,更待如何!”
许攸脸皮一僵,说不出的难受,冷冷的盯着郭图,寒声道:“攸愚钝,思虑或有不周之处,愿公则(郭图字)另出良策,或可为主公裨补一二!”
袁绍微微皱眉,又有些担忧了起来。听郭图这么一说,他也觉得许攸太过想当然了些,刘备敢出兵洛阳,必是有所倚仗的,只是刘备的倚仗是什么,他却一时想不明白。
“岂敢,岂敢!”郭图浑不在意许攸那愤怒的目光,草草的对许攸拱了拱手,谦然笑道:“图对子远的妙算是由衷的佩服,一时想到妙处,不觉拍手称赞,绝无其他心思,呵呵!”开玩笑,他纵有良策,也不愿拿出来替许大嘴巴“裨补一二”。
许攸大怒,白净的脸上登时化为一团青紫,恨恨的瞪着郭图,却碍于庭议,发作不得。
“则注?”袁绍皱了皱眉,也懒得理会这两人的斗鸡眼,看向沮授。
许攸一怔,袁绍心中,最倚重的人,原来还是这个沮授!
沮授向袁绍躬身一揖,道:“主公,田元皓智计过人,刘备父子善于谋断,他既下定了决心要讨取洛阳,必然也已经想到了主公的应对之策,愚以为,刘备是打定了主意,要牺牲公孙瓒了!”
“嗯?”袁绍略一沉思,微微一笑道:“刘备出身寒微,天下间,除了公孙瓒之外再一个强援,若是他连公孙瓒也弃置不顾,那普天之下,还不得任他‘称孤道寡’了?”
听着袁绍难得的一次戏谑的话,众人俱是哈哈大笑了起来,仿佛方才冷郁的场面已然一扫而空了。逢纪向袁绍躬身一揖,笑道:“主公,虽然公孙瓒曾有大恩于刘备,不过刘备乃是枭雄人物,必不会因这些小恩小惠而罢手,当初公孙瓒犯我冀州损兵折将,几死还生,刘备竟一无所动,便可以说明了这一点!”
一无所动?
袁绍双眸一寒,微微冷笑。
逢纪心下一突,不知道自己哪里说错了,尴尬的低下头去,静待袁绍处置,众人也对袁绍突然的冷脸有些莫名其妙,讷讷的都收回了笑脸。
许攸眼睛一亮,嘿嘿冷笑道:“元图(逢纪字)真的以为刘备一无所动?”
“呃?”逢纪看了许攸一眼,心下犯疑,细一思索,道:“难道,黑山贼起事,竟是刘备所为?”
“不错!”许攸一甩长袖,冷声恨恨的道,“而且可以肯定,是刘封亲自到了冀州!还曾救了甄俨一命,嘿嘿,若非主公洪福齐天,元图一家老小,只怕早已尸骨成灰了!”
“啊?”逢纪大惊,看袁绍默不作声,冷汗迭冒,向袁绍躬身一揖,愧声道:“主公,逢纪无能,妄下结论,请主公责罚!”
袁绍罢了罢手,道:“元图不须在意,此事若非子远提醒,孤也不知。”
“谢主公!”逢纪一脸惭愧的退了回来。
沮授幽幽一叹,看主公方才的模样,哪里可能是被许攸一提醒才省得了这事的?可他为何至今不愿提及,难道,主公到了今天还不信任我等?张了张口,却又省起,韩馥主政冀州时,自己就有过劝韩馥迎主公的做法,为人臣不忠于主,又如何能得主公的信任?脸上浮过一丝黯然之色,向袁绍揖首道:“主公,愚以为,元图之言有理!公孙瓒一向行为莽撞,不计后果,才略更远不及刘备,而今势力部众也不如刘备,却仍以刘备兄长自居,虽然他曾与刘备父子有恩,如此一味的不思权变,刘备父子等人久必生怨,纵然口中不言,彼此也是心中有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