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废帝刘辩-《三国志之刘备有子刘封》


    第(2/3)页

    董卓却是满不在乎的放肆大笑,堂下一个声音阴森森的道:“怕是蔡公也曾受过袁氏的恩吧?难不成蔡公也要与太师为敌的!”

    蔡邕一悸,认得说话的这人名唤张济,是董卓手下一员大将,脸色有些苍白,袁氏一门,怕是难躲了!轻叹一声,向董卓躬身一礼道:“太师,邕之所言,无不是为太师谋。若太师信不得邕,邕请告退。”声音透着无尽的苍茫,人也似着一下子老了十几岁一般,当年他受党锢之祸逃亡江湖,确实是屡次受袁家相助,这才逃得性命去,此事人人皆知,却让他有口难辩。

    董卓罢了罢手,毫不在意的大笑道:“蔡公说哪去了?是非黑白,孤心里还是明白的。只是这袁家太过可恶,先世积恩,子孙却拿来祸国殃民,若不诛除,何以正国法!”说到最后,双目精光一闪,便是往日与他亲密的西凉众将,也不由的心中一凛,忙自躬身称是。

    蔡邕心头酸楚,却也无法可想,默默的坐了下来。3董卓看了他一眼,又笑道:“蔡公,听闻刘封在洛阳时,曾数次过府与你讨教学问,你与他可相熟?”

    其实刘封只登蔡邕门一次,蔡邕对他不冷不热的,自此都是在其他人家里见了面打个招呼罢了。刘封并非世家子弟,在洛阳时又几次差点让何进杀了,蔡邕半生漂泊,哪还敢跟他走得近的。

    隐隐记得当日送卢植离去时,刘封告诫自已的话,遍观而今京畿匪兵横行,蔡邕心下一酸,道:“刘承泽为人谦逊冲平,邕与他虽不相熟,他对我却执弟子礼甚勤。”

    西凉众人都不知董卓打了什么主意,看好戏一般的看着蔡邕,这一帮大老粗对这蔡邕这一个酸儒也没什么好观感,各皆乐呵呵的等着看他的倒霉相。

    董卓半眯着眼,满是横肉的肥脸上难得的挤出一丝慈柔之色:“孤的孙儿年已及芨,誓言平生非英雄不嫁。呵呵,刘承泽是个英雄,蔡公可有意为孤与刘封结上这门亲戚?”

    西凉众将俱都倒吸一口凉气,相互大眼瞪小眼的惊诧莫名,老头子居然要将小公主许给刘封那个乳臭小儿!蔡邕略一思顿,却决然的摇了摇头道:“太师,刘玄德父子自恃汉室宗亲,且刘承泽与废帝恩若兄弟,既已兴兵与太师相抗,当无反顾之理,此事,邕怕是无能为力了。”

    “恩若兄弟倒是未必。”牛辅看了董卓一眼,暗里摇了摇头,自已的这个岳父倒是敢想,却嘿嘿笑道:“当年废帝在东宫时,刘封数次因他遇险,废帝不敢为他说一句话;废帝居大宝时,何氏权势滔天,废帝却对刘封不闻不问,便当他不存在一般;何氏乱逆,刘封救驾有功,废帝回京却不召他相随。废帝逊位,刘封便即畏罪潜逃,置先帝托孤之意于不顾。此等君无恩,臣无义,又哪有什么情义可言的。”

    西凉众将俱是会意的放声大笑,李儒摇了摇头,瞄了脸色有些难看的吕布一眼,笑道:“废帝先与刘封无恩,刘封却是识时务的,自然不会为寡恩之废帝再平白送命了。”

    随即,李儒话锋一转,双目灼灼,向着蔡邕含首笑道:“蔡公,方今袁绍诸人,俱打着废帝的旗号,举兵犯阙,全无人臣之礼。满口子忠义廉孝,其实不过都是妄图割据一方罢了。为一己之私,致令天下播荡,生民哀苦。若是蔡公能使刘备父子退兵,朝廷便先胜了关东诸逆一场,令彼不战自退,免了这一番刀兵之祸,于社稷国家,功莫大焉,蔡公以为如何?”

    李儒的意思,众人哪有不明白的,便是让蔡邕往冀州走一遭,给董卓的孙女提亲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