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不如归去(1)-《三国志之刘备有子刘封》


    第(2/3)页

    刘封脸上闪过一丝讶色,也不否认,有些黯然的道:“虽是不甘,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公达有何打算?”历史上荀攸在董卓肆孽洛阳的时候曾与几个忠于汉室的大臣合谋行刺,事泄后其他人或是自杀或是捕捉下狱,就他荀攸一人每日依旧饮酒吃肉像个没事人一般,还让他给躲过了一劫。后来董卓死后荀攸干脆弃官跑到荆州去做隐士,若不是荀彧向曹操举荐,估计也就如司马徽黄承彦等人一般的悠游终老了。

    虽是察觉到了洛阳地底下汹涌的肃杀血腥气,荀攸可不知道历史走向如何,他未来的主公曹操也还跟他不熟中,淡淡道:“攸还在观望中。”略一顿,有些遗憾的道:“承泽是皇亲,先帝所重,又是陛下的东宫旧人,缘何只凭着这些许挫折就放弃了?”

    再不走,怕就走不了了!

    刘封苦笑,这样的话却不能跟荀攸说,微微一叹,诚恳的道:“主少国疑,边军叩阙,朝中大臣手无兵柄,公达以为,封就是留在京中,还能有所作为吗?”

    这些都是实在的话,荀攸有些失望,却似没听着刘封的话一般,反问道:“承泽以为,袁本初如何,可足以安抚天下?”

    袁绍犯阙逼宫,令皇室尊严一朝扫地,实是乱汉室的第一人,诛他九族犹不足以赎其罪!

    刘封心头闪过这几句话,却没有说出来,只是冷笑一声:“志大才疏,优柔寡断,好谋无决,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事急从权,若不是袁绍当机立断率军犯阙杀尽阉宦,将皇帝解救了出来,解救了朝中大臣,这一刻的京师只怕死人更多,而且是以朝廷的名义,诛除忠良!显然的,与袁绍并无太多交往的荀攸也为袁绍的这一次突然雄起称赞不已。

    看荀攸的意思,怕是要为自己与袁绍的冷战做调和吧。以荀家声望,想来袁绍也不会不给几分面子的。

    只是,眼下的刘封怕是除了袁绍的发小曹操外最了解他的人,并非是刘封与袁绍有仇,这五个成语却是历史送给袁绍的公平评价。

    当然,刘封说这话的时候,心中不可能没有对袁绍没有怨气。刘辩登基至今一次也没召见过刘封,让刘封只能眼睁睁的看到历史还是走向她最黑暗的一边,这自有袁绍的一分原因,这个时候,更只能无可奈何的离开。

    荀攸难得的张大的嘴巴,他想不到在刘封的心中,会给袁绍这低的评价,这几乎,就是指着鼻子在骂,在踩了。

    “承泽这不是气话吧?”知道袁绍一向对刘封的排挤,荀攸可以理解。事实上,袁绍能果断的冲击宫阙,这让大多数人对他的评价上了好几个台阶。这当然包括荀攸,也包括历史上曾经一度投奔袁绍的荀彧,郭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