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二月二十九日。 京城。 能源局。 为了推动高速公路充电桩的试点工作,能源局把这次的几个主要参与方给叫了过来,当然,还有唐凯这个项目的发起人。 一番寒暄。 大家都熟得很。 几个央企中,很多人之前就在能源系统内打转,不少人都是原同事或者原上下级关系,这也是这个试点能源局有信心做好的基础之一。 来的至少都是副总经理以上。 人到齐。 “这一次会议的目的,是响应国家能源战略,在首批试点收费站修建充电桩,为接下来的新能源汽车普及打下坚实的续航基础。” “基本原则就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最终把事情办好,办漂亮,让百姓出行无忧。” “。。。” 经过激烈的讨论。 临近中午。 股权架构被确立下来。 各大央企和交通成为小股东,他们象征性的出一部分资金,占股总和百分之三十,主要资金靠民间融资,管理被董事会委托给了天眼。 能源局只负责监督。 此次拟融资三十亿人民币。 在全国六百五十个服务区修建充电桩,这是将近一半全国在运营的服务区,平均每个充电站投资在四百六十万人民币左右。 很贵。 但相比在城市修建。 同样的钱。 服务区修建的充电桩能多一倍,因为这些的地都是不要钱的。不然,他们几乎没出什么,却占百分之三十,不带这么欺负人的。 作为提出者。 唐凯认了其中三分之一。 也就是十亿人民币,成为公司最大的个人股东,唐凯听了唐青的话,有钱也别装大爷,而是拉更多人进来,别一个人扛着。 下午。 消息就被媒体放了出去。 对于修充电站。 网友们一致好评,特别是买了心悦的,开出去太远,很可能开不回来,如果能在全国一半的服务区都修充电站,他们也敢出远门了。 。。。 就在唐凯顺利搞定充电桩问题的时候。 沪市。 唐青接到了一个电话。 “刘行长,有决定了?”唐青笑着问道。 “哈哈,就这么自信?” 刘立大笑。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