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滁州军的礼-《登基吧,少年》
            
            
            
                
    第(2/3)页
    善明打开礼盒,查看了里头的两个口袋与两张纸,半响无语。
    这是军粮的配方。
    滁州军的兵卒已经吃上稻米与面?
    这几日他们所见所闻,都是滁州军的强大富庶,却没有想到会富裕到这个样子。
    亳州先是经历旱灾绝收,又经历朝廷平叛军扫荡,百姓逃散,农田荒废了不少,如今兵卒粗粮都只能五分饱。
    之前亳州还从楚军购粮,可如今……
    只能说聪明人想多了。
    如今这年景,粮食金贵,哪里有那么多的稻米与麦子?
    滁州军的军粮,大多还是用的是杂米与杂面,纯稻米、细面做的有数。
    今日是“回礼”,总要将好看齐整的露出来,倒是引得善明误会。
    金陵这是何意?
    这是有卖粮之意?
    至于白给,善明没有那个白日梦。
    一个虚名,又有什么?
    滁州军上次派使者到亳州,还恭恭敬敬,客客气气。
    可这次见到他,却是态度寻常。
    对于“圣旨”,也是站着接。
    这应是恼了。
    想着九月时的封号,霍五占据两州,是“滁州、和州都督”;柳盛只剩下一县之地,却是给了“淮南大元帅”。
    如此厚此薄彼,如何能让人心服?
    幸好这次没有犯蠢,在封号上弄巧,否则以金陵诸人对亳州的态度,拒不接旨也不无可能。
    ……
    隔壁舱室,徒三也打开了礼盒。
    看完两个口袋,徒三重重叹了口气。
    这是个是好东西,是他们行军时的好助力。
    其中好处,是徒三在滁山亲见的,郑季他们也念叨了好几次。
    又承了姐夫一个人情了。
    ……
    随着宾客离开,金陵城一下子安静下来。
    大军没有再次开拔。
    太平府、金陵府两地的征兵已经进入尾声。
    十五万新兵,入了金陵大营。
    镇江府的征兵,也在缓缓展开。
    六个织厂,数千熟练的织工三班倒,缝制棉衣。
    金陵府六县,四十五岁至六十岁的成丁,都开始轮班执丁役,修缮道路。
    水师驻地,火器营也开始开始有了雏形。
    ……
    太尉府,大堂。
    霍五、马寨主、薛彪、杜老八、冯和尚、水进、于都统都在,还有林师爷与霍宝。
    林师爷是十月二十六正日赶回来的。
    宋林暂时调到扬州坐镇。
    金陵知府衙门那边事务,暂时有金陵同知暂代。
    之前一直以为蕲春使者会在婚礼之前赶到金陵,结果却是出人意料,至今无人出面。
    没有动静,接下来可能就是大动静。
    这不是滁州军上下所期望看到的。
    就算双方是敌非友,可眼下还不到对决的时候。
    否则彼此消耗,欢喜的只会是朝廷。
    “蕲春一直不来人,这是决定要打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