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为凰-《江山一瞥》


    第(2/3)页

    “……是。”落座之前,杨素素微微屈膝给穆之寻行了一礼。

    “杨家这么大,为何灵堂里就你一个人了?”

    “阿翁葬礼结束后,叔叔们就分了家,杨家如今也就只剩下臣女一人了。”杨素素哀怨道。

    “还在想你的阿翁?”

    杨素素点了点头,哀哀之情溢于言表,“臣女……自小便是阿翁阿婆带大的,十岁的时候阿婆走了……从那以后,臣女就剩下阿翁一个亲人了。”

    杨素素的话牵动了穆之寻的愁思。

    “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朕……也是直到今日才能光明正大地祭拜自己的母后。”穆之寻动容道。

    “陛下……”杨素素眼眶红红地看着穆之寻,眼神中带着无助和疑惑,“追立太后这件事,我阿翁……做得不对吗?”

    “当然对了。”穆之寻严肃道。

    “可为什么那些人都说我阿翁……忝列儒门、愧对社稷,他们的话为什么那么不堪,我阿翁一世为臣,鞠躬尽瘁,他们……他们凭什么这么说我阿翁。”杨素素不解地摇着头,眼中噙着的泪表达着她的委屈和控诉。

    “……素素,你的阿翁永远……都是一个正直的人,这世间最值得尊重的是人们深埋心底的执念,而不是什么所谓的狗屁礼法,你的阿翁尽心尽力做了一辈子的儒家门生,可在临死前却敢于站出来直面它、挑战他。放眼天下,还有第二个人敢这样做吗?那些辱骂他的人不过是在隐藏自己心底的胆怯和懦弱罢了,他们只是一群喜欢攀咬的蝼蚁,他们的话语根本无足轻重。”

    穆之寻信誓旦旦地说出了这番话,他一向很少如此认真地和别人交谈,“朕已经命人把阿翁的画像已经入了世勋阁,放心吧,那里面的人都是……万世师表。”

    “陛下……”

    对于无助的杨素素来说,穆之寻的出现无疑是黑夜中从天而降的一道光芒,驱散了她的世界里所有冷漠与无情。

    良久,穆之寻缓缓开口,“跟朕入宫吧,朕答应过你阿翁的……”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直接握住了杨素素的手。

    那天晚上,穆之寻牵着杨素素的手走向了御辇,从杨府大院到北宫的金玉带,穆之寻给她讲了一路他二十多年来的悲欢与苦闷。

    杨素素永远不会忘记穆之寻那天晚上对她说得那句话。

    “有了你,朕今后再也不孤单了。”

    远方之兽尚能比肩而行,薄情之人自然也有长情之思,既然杨天栋为了追封穆之寻的生母为太后而付出了比生命更为沉重的代价,那么无论于公还是于私,他穆之寻都有让他们杨家的女儿登天成凤的理由。

    天狩元年秋,杨素素被立为大宁皇后,母仪天下。

    大宁北境,同州。

    这个季节的北境,天已经很冷了,晨起的寒风中,斗志昂扬的士卒们正在陆子羽的带领下在城门前的空地上进行着操练,那万人喊杀的斗志和干净利落的枪法让周围来来往往地百姓们纷纷面露赞许。

    转眼间,北平军来这里驻守已经快一年了,当地的百姓都知道,若不是他们的到来,这里怕是和东边那十四个州府一样早就沦陷元纥的铁蹄之下了。

    百姓们的心中对于带给他们安稳生活的陆子羽和北平军那是充满了感激,所以北平军的后厨里堆放了许多百姓们送来的东西,有时是几捆大葱,有时是一麻袋山菇,有时甚至还会有几扇猪肉,虽然都是些百姓家常见的蔬食,但却是百姓们实实在在的心意。

    起初,陆子羽跟他的手下说,坚决不能要百姓们的东西,可架不住天天有人来送,无奈之下他们也只能收着了,但他们每收一份都会记下名册,回头找机会再把银两给那户人家送去。

    这下,那些百姓们的心里便更不是滋味了,从古至今无论哪朝哪代都是百姓向朝廷纳税缴粮,哪里有官家给布衣送钱的道理。

    越是穷苦的百姓,往往越知道感激。当你无道时,他们哪怕拼了命都不会给你官府一分钱,可当他们看到你实实在在的好时,只有他一口吃的便有你一口吃的。

    从那以后,百姓继续给北平军的军营送东西,不过往往是在天亮之前偷偷摸摸地放在了军营门口,这下陆子羽再不想收也没办法了,不过他又想到了一个主意,他让后厨把这些白面和蔬食都包成了包子,送给了那些大街上身无分文、无家可归的流浪汉。

    “北阳王真是菩萨转世,菩萨心肠啊!”同州城的百姓经常这样念叨陆子羽。

    “说,这是包子你俩是不是偷吃了?。”晨练完之后的陆子羽正打趣着两个从远处走来抬着一大摞蒸笼的士兵。
    第(2/3)页